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11少笔记(Szeyi's Diary):经历=学习=成长

       经过了这为期五天的“社区交流”活动,我经历了很多,看到的很多;学到的很多,想到了很多。这五天里面,我做了很多第一次的尝试,而这些经历对我而言都是宝贵的。

         首先,在活动的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导览之后便到一个马来村庄(Kampung Banda Dalam)去,主要目的是要去看那里刚成立的一个“展览所”,并且帮助他们美化该“展览所”。我们一到村子里,便进入了该村的回教堂里去了解该村子的事迹。而在那贴满剪报的两面布告栏上,最使我注意的是这一张。
Han wei,就是捍卫。一个汉字的拼音,竟然出现在某国语报刊的一篇报导的标题上。我在想,我国各种族间的民族问题,是真的有向外界所说的如此敏感吗?如果是,我们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回教堂里,而他们又怎么会让我们出现在这个回教堂里?如果是,“Han wei”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报导中,甚至成为了标题?其实,民族关系的课题会否只是部分政客用以炒作的材料而已?这是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所谓命运共同体的感觉。在古迹维护的路上,我们是可以并肩作战的,虽然所要保护的对象不同,但我们确确实实是在做着同一件事——保护文化。正如那条贯穿了茨厂街和Kampung Banda Dalam的八打灵河,河的上游和下游上演着一样的故事,都在为各自的命运奋斗着,形成了一脉相连的关系。

         第一天的活动结束后,我和几位系友再次回到下午曾光临片刻的大众书局。那是书局最后一天的营业。书局里的人潮汹涌,是我意想不到的。我们在里面溜达了大约两个小时,直到听见了书局要关门的倒数报告,朋友们才去柜台排队付款。柜台前排着长长的人龙,朋友大约排了半小时的队才结到账。那人潮,那人龙,是使我引发思考之处。我想,如果在之前的日子里,书局的顾客源是像这最后一天般的兴旺,大家都是那么地努力地购买(甚至是用抢购来形容),那么书局是否还会有这最后一天而出现的人潮。有些事情、有些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如果在这之前就一直努力着。但是呢,人嘛,总是要等到即将失去才用力挽回的

          最后,我想分享的是关于我们“地图作业”这项活动的心得。我们一共用了3天半的时间去游览社区记录资料以及绘画地图。在这个活动中,我体会到的是一种互相帮助的美好。所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一个涉及全员的活动中,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能力站在适合的岗位,而更为欣慰的是没有人把自己隐藏起来。在这个活动中,会善于绘画或写得一首好字的同学自动成为了室内的绘画地图小组;而具有方向感的同学就带着没有方向感的同学一起去进行室外的资料收集,在这里显现的是一种默契上的配合。之后,有几位负责室内运作的同学发现茨厂街的范围实在太大,一个小分队的资料收集可能来不及完成工作,便自告奋勇形成另一个小分队去专注在“唐人街”的资料收集(因为那里的商店资料最为繁杂)。我突然有种感觉,有时候,有些事不需要明明白白地去分配,那种因为默契而形成的分工,反而是最美的



——因为是我们”,所以完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